首页

紫露女王视频

时间:2025-05-29 19:58:53 作者:博物馆里“画”端午 解锁千年仪式感 浏览量:83334

  中新社济南5月29日电 题:博物馆里“画”端午 解锁千年仪式感

  中新社记者 赵晓

 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,在20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,“沉淀”了哪些仪式感?

  端午节前夕,中新社记者探访山东博物馆,从古画、年画中寻迹“花样”节俗。

  在文物鉴赏室,山东博物馆书画部研究馆员鲍艳囡向记者展示清朝大臣蒋溥所绘的《天中五瑞图》。只见1米多长的画轴在桌面缓缓铺开,从上至下,蜀葵、菖蒲、石榴花、枇杷、蒜头错落有致地“伸展”,左下方的粽子凸显端午主题。

5月28日,在山东博物馆,鲍艳囡向记者展示清朝大臣蒋溥所绘的《天中五瑞图》。中新社记者 赵晓 摄

  “这幅画的核心是避疫驱邪,以‘五瑞’镇‘五毒’。”鲍艳囡介绍,在中国古代,“午”与“五”相通,端午节习俗多与“五”相关。节后湿热,蛇、蜈蚣、蟾蜍等“五毒”活跃,古人便把菖蒲、艾草、石榴花等“五瑞”摆于室内或佩戴身上。它们既是祥瑞之物,也能入药防病。

  与蒋溥同时期的书画家薛怀,曾以端午节为主题创作《天中瑞物图》。画中不仅有艾草、蜀葵等端午节风物,还增添引路蝙蝠的形象。“‘蝠’谐音‘福’,画家借此渲染节日氛围,寄托‘福自天来’的美好祝愿。”鲍艳囡说。

  作为传承2000多年的民俗大节,端午节是文人画家笔下的“常客”,也是民间艺人刻印年画所钟爱的题材。据文献记载,早在宋代,中国民间已开始流行端午节悬挂钟馗、张天师画像。这类画像多以木版年画的形式展现。

  钟馗骑驴祛邪魅、张天师挥剑驱“五毒”……山东博物馆书画部副研究馆员孙芳从馆藏文物中精选6幅端午节主题年画,逐一解读其中内涵。“这幅张天师画像用红色线条勾勒,源于古人认为朱砂红具有驱邪作用。画中题词众多,‘祈福保安’四字点明此画用途。”

  现场展示的苏州桃花坞年画《端阳喜庆》画幅最大,场面壮观,展现端午龙舟竞渡的习俗。

5月28日,在山东博物馆,孙芳展示苏州桃花坞年画《端阳喜庆》。中新社记者 赵晓 摄

  “中国南方水多,适合赛龙舟;而北方陆地多,有拉露水等习俗。”孙芳说,端午节是个仪式感拉满的节日,其习俗既有地域性,也具系统性,涵盖祭祀礼仪、饮食文化、体育竞技、卫生保健等各方面。

  在孙芳看来,尽管各地过端午节的形式不一,但思想根源一致,始终围绕“阴阳平衡”的理念,以祈福、保安、驱邪为核心主题。“从深层看,端午习俗与中国古代历法、阴阳五行息息相关,强调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,反映中国人‘天人合一’的哲学观念。”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孙颖莎因伤退出WTT两站冠军赛

陕西天回航天技术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马小奇:我们研发出了四款比较有创新性的核心竞争力的产品。包括小推力的发动机,还有一些自控发动机,包括还有一些80吨级的、百吨级的发动机。这些发动机对我们来说都是我们的核心拳头产品。

超强台风“康妮”来袭 浙闽等5省市将现持续性强风雨

目前,李伟杰全身心投入到潮牌的营销推广中,戴柏良负责设计的同时,还考取了广州美术学院的研究生。在大湾区的广阔舞台上,这两个澳门青年仍在不断探索着属于他们的潮流之路。他们说:“未来,希望‘SEM SORRISO’的标志能出现在内地更多城市的大街小巷。”(完)

【东西问】为何说盘龙城遗址是长江流域青铜文明之源?

任鸿斌指出,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重要部署,强调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。中美建交45年来,产业链供应链已深度融合。在首届链博会上,美国参展企业居国际展商数量之首。面向未来,中国贸促会将与各方一道,搭建更多平台,提供更优服务,更好发挥驻美国代表处作用,助力中美工商界深化交流往来,为中美经贸合作互利共赢、行稳致远注入更多正能量。

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汛情 湖南平江面临哪些挑战?

在长期的坚持和坚守中,富德生命人寿“小海豚计划”不断探索帮扶新路径,并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公益品牌。对于困境儿童而言,物质上的帮扶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要在认知层面进行扶助,智随志走、志以智强,实施“志智双扶”。“小海豚计划”不局限于物质帮助,而是延伸至帮扶儿童的心理层面,实现与扶智、扶志的有效结合。扶志更扶智,“输血”更“造血”,多措并举助力困境儿童健康快乐成长。

《陈嘉庚文集》新书在福州首发 不少文章为国内首次公开

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,春节、元宵节期间,新疆各地州市举办展现乡土气息、民风民俗、人文底蕴的重点文化类活动逾700项。(完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